北京大栅栏两条道路拟更名,起因来自一张老地图 北京日报
2020-04 27

记者从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西城分局了解到,为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地名文化遗产,提升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拟对大栅栏街道的大栅栏西街等两条道路进行更名。

1、大栅栏西街,西起铁树斜街,东至煤市街,道路全长约275米,现状道路宽6米,为城市支路。

大栅栏西街拟更名为观音寺街

更名原因:根据清代地图,该道路清代地名为观音寺街,故恢复历史地名,更名为“观音寺街”。

2、杨梅竹斜街部分,西起延寿街,东至杨梅竹斜街,道路全长约38米,现状道路宽4米,为城市支路。

杨梅竹斜街部分拟更名为一尺大街

更名原因:根据清代地图,该道路清代地名为一尺大街,故恢复历史地名,更名为“一尺大街”。

这两处历史地名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咱们先来说说一尺大街。

“一尺大街”曾是北京最短的一条胡同。在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内,有一条与琉璃厂东街相连的杨梅竹斜街,此街西段,旧称“一尺大街”。

清末进士陈宗蕃1931年所著《燕都丛考》中写道:“自杨梅竹斜街而西曰一尺大街,又西曰琉璃厂。”一尺大街上原有6座店铺,路北3家都是刻字店,路南3家是酒馆、铁匠铺和理发店。一尺大街虽名为“大街”,实际仍是胡同,当然它并非真的只有一尺长,而是长30余米。

后来,“一尺大街”被撤并,成为杨梅竹斜街的一段。2015年,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曾在地面设置“一尺大街”地标,唤起人们对老胡同的百年记忆。

观音寺街,则是历史上因其西端有座兴建于明代的护国观音寺而得名。据称在1965年即改名为大栅栏西街。古时每逢庙会,观音寺香火鼎盛,清末民初时店铺林立,是大栅栏商业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雪柠
编辑:徐慧瑶
流程编辑:郭丹



“大栅栏更新计划”于2011年启动,是一个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微循环城市有机更新改造计划。在西城区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政策的指导下,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区域保护与复兴的实施主体,正努力创新实践老城更新,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对接平台,迈入第九年的“大栅栏更新计划”通过与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艺术家、文创设计师以及商业运营者合作,探索并实践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


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大栅栏片区改造的实施主体,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仅要立足于改善民生、立足于发展,还要立足于北京市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的首都核心功能。在服务好、服务于首都核心功能的同时展示好中国传统文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