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栅栏 > 大栅栏更新计划 > 行动 > 领航员 >
2015大栅栏领航员
2015“大栅栏领航员”设计征集

> 大栅栏保护与更新计划

直到五十年前,大栅栏在她六百年历史里,一直都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近年来,尽管经受着经济、建筑及社区环境的整体衰败,在天安门广场西南角这片居住着5.5万人口、极高人口密度的一平方多公里的区域内,依然可以辨认出无数历史遗存,并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到访。

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旧城改造,一直未找到一种适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大栅栏的保护、整治与复兴也面临同样的难题:日益增高的人口疏解及搬迁腾退成为一大难题,同时难以找到一种与在地居民共同进行社区共建的方式,以及复杂严格的历史风貌保护控制,使得这片地区难以释放出成规模的有效空间进行产业引入,无法形成有效运作模式支撑区域保护发展,改善民生、社区共建、风貌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取得平衡——这也使得原住民在保护和发展区域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区域本已落后的生活、社会与经济环境条件继续恶化。

在北京市文化历史保护区政策的指导和西城区区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区域保护与复兴的实施主体,以新的模式进行大栅栏的更新保护工作。新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即改变“大片区域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刚性方式,转变为在区域整体系统考虑的情况下,按照“微循环”及有机更新的方式进行更加灵活、更具弹性的节点和网络式软性规划,视大栅栏为互相关联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空间脉络。散布其间的院落、街巷,通过与居民的多种合作,都可进行有效的群落节点簇式改造,并产生网络化触发效应,以点的改造带动线、面的长远变化。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等待成片区域腾退完毕、或产权关系完全变更清晰后才开始城市更新的迟缓步骤,更重要的是, 将“单一主体实施全部区域改造”的被动状态,化为“居民自觉自愿、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主动改造前景,将大栅栏建设成为新老居民、传统与新兴业态相互混合、不断更新、和合共生的社区,复兴大栅栏本该有的繁荣景象。

> 大栅栏领航员计划

从2013年起,作为大栅栏更新计划中的一个长期项目,同样也是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大栅栏新街景”的一个版块,“大栅栏领航员”通过设计征集的方式,尝试解决在区域改造过程中的一系列公众难题,形成实践试点,用创造性思维和设计面对挑战,通过示范激活,给大栅栏及内部社区带来直接积极的改变,推进本地居民及商家参与地区共建。

> 2015大栅栏领航员项目征集

2015大栅栏领航员项目以“杂院创想”和“手艺传承”为主题,面向国内外专业设计人员、学生、机构、兴趣团体和个人,征集落实可持续的项目发展方案,共同参与保护更新大栅栏特殊的建筑环境和文化生态。




1.杂院创想

“未来的大栅栏”会是怎么样的?这是大栅栏更新计划开始以来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历史上的大栅栏是一个聚集融合了各种不同人群的区域,未来的大栅栏是否某种程度上能够恢复到其历史上最繁华的时候?而新老居民、传统与新兴业态能相互混合、不断更新、形成一个和合共生的社区。

但如何能更好地在胡同里面生活,来确保未来的期望,有更多细致的工作需要进行。“杂院创想”与其说是对于未来胡同居住的畅想,不如说是对现实环境下解决方式的探索。在大栅栏更新计划的背景下,融合多学科,包括学术研究、社区参与、建筑设计、家具及产品设计、产业植入、新科技介入等,来面对在北京具有独特性但是在迅速消失的当代生活形态。

杂院历史

杂院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晚清到民国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历史及政治的原因,原来的合院从单一血统、一个家庭逐渐演变成多血统、多家庭的杂居,形成多户集居的院落。在这个过程中,四合院原有的建筑形态及功能已经和现实发展已经脱离,普遍面临房屋破旧、人口密度过高、环境恶化等问题。

经过70年代的政策改变及受到地震影响,四合院内增加了大量质量低劣、布局凌乱的临时建筑,进一步挤压了院内的空间。80年代,大量的小工程开始在胡同里面的寺庙、会馆以及民居内形成。

现状难题

-户均面积小:大栅栏区域人口密度高,户均面积为22平米,而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大量的三口之家居住在2-15平米的空间内;

-建筑形态及质量不一:可利用的杂院空间有些是院落内的几间平房,有些是一栋建筑的一层,房屋质量较差,单个体量过小较难直接进行使用;

-基础条件差:大栅栏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大部分的居民家里都不配备基础的厕所(居民通常安装厕所的方式是直接将管道连到污水管道)和淋浴间,一般使用公共厕所、公共澡堂来解决日常需求;在取暖方面,因为没有暖气及天然气,基本是采用煤改电的方式取暖,比较费电,而房屋的保暖不够;

-共生难:目前可利用空间大多为完整建筑的一部分,需与其他居民共用过道、楼梯、院落等公共空间,邻里之间互相影响,相处不易。

设计挑战

-零散的杂院空间如何与院内居民共存,共同使用走廊、楼梯、院落等公共空间,一方面不打扰居民日常生活,一方面能满足自身空间的功能性;

-如何巧妙并合理处理违章建筑与院落公共空间的使用问题;

-通过工法相对简单、价格相对便宜的改造方式,改善破旧空间的可用性、效率及质量,同时又不减弱其固有的魅力和曾经居住使用的痕迹,并形成经验总结;

-根据项目的总体规划,在具体不同节点的设计中以及后期的功能植入中,能够将复杂的社会更新、建筑更新、文化发展、经济持续等多重目标进行实现整合;

-在设计中,注重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和地方社团及居民的和谐发展,并强调公共空间发展的可能性。

研究与实践方式

所有领航员项目将共同就区域空间、人口结构、经济行为、公共空间、历史文脉及建筑进行研究;然后分别以不同的大栅栏三井社区可利用杂院空间为实践对象,经过前期调研、研讨会、工作坊等努力后最终提出具体的可实施方案。

建立一个项目发展协同工作小组,使之成为设计师、建筑师、大栅栏跨界中心、政府机构、各方面专家、使用者当地社团、供应商、施工单位等对话与合作的机制平台。设计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用于修正和评估规划的过程与实施。



2.手艺传承

大栅栏地区内的手工艺人们,有些人就出生在这里,或者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专心钻研着自己的一门手艺。在前四年的设计周活动中,一些手艺人和设计师进行了多次深度合作,受到了大众的好评。今年的领航员“手艺传承”板块将有以下四个合作方向:

文化传承

以曲艺、表演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讲故事、图片影像记录,或者组织工作坊、社区活动等方式进行合作,在大栅栏可持续传承发展本地文化。

产品研发

根据一项具体的手工技艺,设计师与手艺人经过沟通、互相学习和理解,结合传统手艺与新的设计理念与材料,研发产品原型,同时考量投放市场的可操作性。

店铺升级

一些手艺人在大栅栏有自己的店铺,通过对合作手工艺者及手工艺的深入调研,提出其如何与地区的旅游及商业发展结合,在视觉及空间形象重新定位和设计升级。

老字号

繁荣的大栅栏有着丰富的老字号资源,结合老字号与新设计,就某一个品牌进行合作;或者从历史空间地角度,更深入地挖掘这些在地资源,更多元地发展利用。



> 如何参与

第一阶段 概念方案展示

1.报名:

对大栅栏领航员感兴趣的个人或团体,可以选择以上板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报名参加;

请在2015年6月30日前提交个人或公司简历,以及一份500字以内的参加计划说明至dashilarproject@dashilar.org征集邮箱,并注明“领航员报名”。通过者将参加项目介绍会、答疑及现场调研,并在7月20日前提交具体方案;


2.现场调研及方案设计:

提交的方案,将由大栅栏更新计划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进行最终评审,将于7月31日前公布名单;

3.方案展示:

领航员项目第一阶段成果将于2015设计周(9月25日 - 10月3日)期间在大栅栏区域内呈现,包括集体研究及建筑改造导则,论坛和工作坊,以及独立项目的概念展示(装置或展板)几个部分。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甄选出优秀方案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为止的实施完成,以及相关规则的再修正。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下载 2015“大栅栏领航员”设计征集介绍文件



宜市宜家——外展院

茶儿胡同1号 | 京北吉(北京)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建议将面向胡同的那些封闭墙面打开,促进杂院内部空间与街巷之间的交流,提升街区活力。外展院充分利用光学原理,将有趣的可动门窗开口与各类透光与反射性表面材质结合应用, 扩大视觉心理上的空间尺度感,营造 ”看与被看” 的院落内外互动关系。开放外向性的沿街立面可以结合绿化及户外家具,遮挡胡同墙面上的现存零乱公共设施;同时它的体量足以阻挡胡同内的任意停车,还给建筑物完整干净的门市面。

设计的另一个重点是从竖向拓展空间——在屋内充分利用传统民房的斜屋顶下方空间,并局部设置活动隔断及家具,让白天营业面积最大化;而晚间变回住居空间,形成可伸缩变化的公私领域。


厚墙

大木设计事务所

厚墙的设计是用一系列精细的装饰提升已有建筑和街道的艺术性,并加入新功能区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社区精神纽带。设计将大栅栏进行一系列的外立面改造。新的立体外墙融合了公共与私人空间。设计用新的结构覆盖住空调箱和其他设施,有效地根据已有设施加入有利的新功能。已有的功能元素可以被分成两大类,社交型和实用型。设计旨在将社交和实用融和到新的外墙设计中去。此外,设计师也加入了新元素——太阳能发电充电站;这样本地居民可以在房间有足够的设施,游客也可以在游览是为他们的自行车或手机充电,或读屏幕上的信息。设计师还提出了诸如拉伸一部分外墙上的窗户来增加房内的居住空间,提供更多的自然光,增加私人与公共空间的融合等建议。


𨋢面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朱竞翔及团队

都市中的北京人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电梯,胡同的居民则需要穿过杂院这些处于过度拥挤的城市空间的中间层次,不被当做自然交流的合适场所闪进小屋。杂院与电梯之间的差异却激发了合作的可能。“𨋢”探讨了杂院与电梯嫁接所带来的戏剧性的空间,从而为介入式更新提供新的思维工具。


胡同寄生——白林旅社

杨梅竹斜街56号 | 野建筑事务所

“胡同寄生”是一片寄生在胡同里的“白色森林”,空间晚上是一间胡同青年旅社的空中客房,白天是一个可以承载展览、workshop等活动的公共性场所。

1.以“寄生”为主要的改造手段,继承了胡同里的原生空间基因;

2.它采用温和而低姿态的加固式植入,对原建筑进行结构加固,并尽最大可保留原建筑的生活痕迹;

3.模块化框架可供选择性集成卫生间等基础功能模块,改善胡同内基础条件;

4.系统本身的可变性可复合多种功能,消解面积小的问题;

5.可快速切换空间的公私属性,解决空间矛盾问题;

6.制作成本低而改造效率高,可拓展、变化的模块化系统是符合胡同实情的可持续改造系统;

7.胡同寄生的点滴快速的蔓延,使空间联结成网络,超越各自,变得像一片森林一样丰富且诗意起来。

竖向框架的任意组合为胡同寄生的自我设计提供多种可能。居住/工作室/儿童娱乐/交互空间,满足每一个寄生胡同的自由与功能。



内盒院

杨梅竹斜街72号、笤帚胡同30/32/37号 | 众建筑

领航员首次设计发问中,杂院中的一间房如何进行改造的首个答案,是在大栅栏出生的“内盒院”,当前已然成长为一个群体。

众建筑/众产品与大栅栏跨界中心共同研发的预制模块建造系统“内盒院”,提供了一种在保护老旧四合院建筑的同时利用新技术植入不同功能模块的方法。通过插入模块的方法,再提升使用功能的质量的同时,完全保留原有的老建筑,从而延长老建筑的生命,成功探索出在当前大杂院的居住生态中点状、渐进式提升居住环境的可能。而在杂院的动态改造中,随着居民意愿的改变,内盒院的简易拆装及再回收利用,也为后期整体院落改造的提供一种绿色经济的过渡改造方案。

目前在大栅栏区域内共建设了2个“内盒院”展示区-杨梅竹斜街72号与笤帚胡同30/32/37号,这里具有原有居民居住,孵化SOHO,民宿,展览,办公室等不同功能,也采用了坡顶/夹层/超薄墙体/堆肥马桶/净化槽等新技术与产品,并开发了伸缩淋浴间/上翻门/滑动门/平开门中门等改善居民使用条件与院落关系的新做法,充分展示出“内盒院”作为一种旧城更新的新方式所具有的潜力与可能性。



打开大栅栏计划-进门见胡同

延寿街26号 | 打开联合

从北京胡同街道出发,打开联合在胡同老房子里建立了一个由一条小胡同与小箱房街屋组成的室内胡同系统。光影穿过丝架、铁丝、布,描绘出由虚到实的小箱房草稿,在此基础上加入片断的老家具、木头、电线杆等造型物件,展出属于老胡同的过往记忆的同时,也展示出著名台湾团队打开联合将汇聚胡同内原零散空间,以聚落形式来呈现新型态的居住样貌,并创造出旅居者独特的箱房空间体验的设计思路。


茶儿胡同22号杂院改造

茶儿胡同22号 | hyperSity

这个项目尝试解决在北京老城区大杂院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公众难题,形成实践试点,用创造性思维和设计面对挑战。通过示范激活,hyperSity给大栅栏及内部社区带来直接积极的改变,推进本地居民及商家参与地区共建进程。项目以大栅栏地区茶儿胡同22号杂院作为改造样本,在设计过程中以提倡通过发展自身产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建立完整的社区经济产业链为前提,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外部资源,最后建筑与空间可以成为这种内外交换的平台,建立起有机更新的机制。在设计中hyperSity提出“新建、私搭、乱建能否成为未来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一问题,通过众筹、互联网在线运营、空间改造等策略对现有杂院进行了改造。大栅栏在历史上作为聚集全国商贾进京驻留之地,形成了大栅栏特有的“外来文化”、“草根文化”与“混杂文化”。区别于精英化的社区,今天外来混杂大栅栏地区应该作为文化的延续被保护。



谦虚旅社

炭儿胡同9号 | 曹璞

谦虚旅社——一块还给院子的小面积  

大杂院里来了一群年轻人,想在一些空着的房子里安营扎寨,建立青年旅社。

院子已被居民搭建的小厨房占满,自行车停在其中,杂物四处堆放。年轻人的到来会使院子更加拥挤。

为了和老街坊和平共处,设计选择了“退让”的谦虚态度。通过一组带有床、写字台和门的可滑动立面,改变房间和室外面积配比,在一些时候,把一定面积还给院子,用以“偿还”邻居私搭厨房所占据院子的面积。

屋檐下的室外面积可以作为公共休闲空间使用,也可以用来停放邻居们的自行车,也可能成为年轻人招待老街坊的室外吧台。

然而,这样的谦虚态度在实施中也大费周折,杨梅竹的试点因邻居的反对不得不更改地址。

几个月后,谦虚旅社样板间完工,坐落于炭儿胡同9号院内,这是一个深处大栅栏三井社区的一处杂院。

这里环境可能算不上豪华舒适,但人们可以体会真正的需要与老街坊共处的北京大杂院混居生活。同时,这里可以带人们在杂院里参与社区实践,为建立新型的社区邻里关系做一点事。欢迎大家充分利用“还给”院子的小空间,开发谦虚旅社的潜能,在其中开展各种有益于杂院邻里关系建设的有意思的活动。

更重要的,在这样的谦虚退让中,同样引发对杂院违章空间的利用深思,从历史遗留问题中违章的居住基本需求到软性公共空间的功能转化,潜移默化了空间再生的邻里生态。



更生·相续

杨梅竹斜街 66-80号|无界景观设计工作室

杨梅竹斜街66号、72号、74号、76号、78号、80号院是坐落于杨梅竹斜街中唯一一条最窄仅1米,最宽不超过4米,全长66米的曲折夹道中的居民院落。其中66号和74号院的王氏家族最早于万历年间就定居于此,世代经营药铺。49年以后该院落经历了宿舍、书店、文具店等不同身份的变迁,如今借杨梅竹斜街改造为契机,业态升级为咖啡馆和家庭博物馆,一定程度上成为杨梅竹斜街上老店铺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夹道深处的76号原为杂院,部分住户搬迁,现由老北京魏氏一家四口居住,以及外来务工保安暂住。这条夹道由若干种类型的人群共同使用。项目的目标是: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借用居民自己的智慧改造现有的夹道和生活空间,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杂院生活质量,以及通过对公共空间的营造为不同人群的交流提供可能性,减少矛盾的产生,也让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胡同日常生活的情境。


阶屋

苕帚胡同9号|C+ 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所

位于大栅栏三井社区笤帚胡同9号的“阶屋”由原合院内的倒座房改造而成,作为“胡同里的公共起居室”,是一处可以让人相遇、交流的新型社交场所。

木质休闲阶梯仿佛是胡同地平面的延续,在“起居室”中划分出兼具开放与封闭的垂直空间,并与其对面的墙壁及胡同本身产生了紧密的相互作用。另外,两面植物墙和屋顶镜像也为公共空间创造了趣味景观。邻里街坊、附近小学校的学生和外来访客可以在高低起伏的台阶上休憩、玩耍,甚至举办小型娱乐活动。

由于利用了原本倒座房下沉地面产生的高差,阶梯背后的空间相对完整,可用于举办展览和工作营。为了保证院内其他住户的隐私,这个空间拥有一个独立入口,带有4个通气窗的玻璃砖墙使之与院子分隔开来。


串板车:胡同交通租赁系统

众产品

串板车诞生于北京的老胡同,它专为小尺度的、机动车不方便进入的城市环境设计。

电动版串板车采用锂电池供电,自重轻,方便折叠和随身携带。串板车使用较宽的层压面板和大尺寸的充气车轮,可以让使用者在颠簸的胡同路面舒适地穿行。电子锁系统被集成到串板车的前叉部分,转动把手就可以将车锁在路边,确保可以在胡同安心地漫步。

串板车也可实现共享,并定点配备拥有充电和垂直存放功能的充电站。通过智能手机APP可以实现预订/支付/锁定/解锁等功能。充电站可以设置在停车场和地铁站周边。人们可以把车辆停放在较远的地方,租赁串板车进入到步行街等狭窄地区。串板车对于机动车严重拥堵地区来说,是更接近人的尺度的、更理想的交通工具。


双喜:城市公共服务系统

头条计画.建筑.设计RAMOPRIMO

通过观察自发的和不受控制的自主建设,我们发现胡同空间最显著特色的之一就是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无限的可能性。在内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人们自发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创造性地使用空间,获得新的生活方式。居民将原有的家居空间向外延伸到街道,并利用公共领域来做为私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无法在胡同中找到内部空间。

双喜项目探讨如何重新组织那些在家庭空间中无法实现的公共功能这一趋向。它的目的是提高社会密度,提高生活的多样性和生活品质,并以各种可能的想象的途径来最大化的在居住社区里享受生活。

该项目提出了一个在整个社区广泛分布的,有吸引力的新公共服务点系统。这些区别于一般的城市露营,养鸽或园艺,更像是公共戏剧和表演的舞台,艺术工作室,公共运动场和游泳池,打羽毛球或者滑冰平台,或是观星台或临时集市,着重于交流层面的使用。这一城市设想的未来研究方向将对具体单个的大杂院房子进行改造利用。

双喜项目也是作为可行性设想的一个机会的孵化器,一个具有想象力的启蒙项目。旨在通过解决基本需求来改善生活水平,将着重于文化性的,社会性的和心理需求等生活享乐方面,并提供了一套使人愉悦的解决方案,以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区。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公共空间的创造性使用;以及塑造强大的公共特征的微型地标来创造屋顶风景等等,都是项目重点关注的主题。


微杂院

茶儿胡同8号 | 标准营造

茶儿胡同是距离市中心天安门广场1公里处大栅栏片区内的一条宁静的胡同。茶儿胡同8号院是一个典型的“大杂院”被超过十二户人家占据。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每户人家都在院子里加建了一个小厨房,这些在高密度的胡同杂院中的加建通常是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在以往的改造中都会被拆掉。

在这个项目中,不同于过去的直接拆除,我们则试图去改造它们,重新设计并使用它们。在此过程中,我们认为加建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层次,同时也是现代胡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会经常被忽略。

与住在院里的人共生,一个9平米的用夹板建成的儿童图书馆建被插入现有建筑的坡屋顶下。同时,在大树下,以前加建的一个厨房被重新设计改造为一个6平米的迷你艺术空间。在它的外面,一条通往屋顶的楼梯通向屋顶,在那里可以和树枝和树叶进行亲密接触。

随着茶儿胡同8号院项目的进行,我们希望加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丰富当地居民的胡同生活。一个孩子放学后可能会过来挑选最喜欢的书,在等父母来接他之前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或者他也可以爬上屋顶,坐在阴影里和院子里老人聊天说话。


集体胡同

MVRDV

大栅栏领航员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反映大栅栏的现状,去发展一个能够激活胡同生活的项目。

从大量的可能的介入手法以及问题出发, 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大栅栏地区强烈的个性以及其固有的社区感上. 然而由于胡同地区主要被住宅四合院所占据,所以它缺乏真正意思上的混合功能;也缺乏不同功能的均衡组合。儿童在冬天寒冷的天气下该在哪里玩耍?有一个口袋花园来种植蔬菜是否有吸引力?我们能否可以想象邻里在一个茶屋里会面?居民能不能从一个社区健康中心获益?是否可以用一些小的办公启动设施去丰富居民的生活?当地的居民又如何从集体的能量中受益…是否能够吸引一些新的投资并贡献给一个令人尊敬的并友好的胡同改造?

像大多数基本的住宅一样,从最初到现在,胡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大栅栏的领航员项目可能是一个在胡同中加入其缺失的集体属性的时机,激发更多的社区生活并创造活力和强度;为社会活动提供了空间。

我们为社区设计小尺度的介入,这将会避免胡同成为与当地居民隔离的旅游景点,而这将会在下一步将大栅栏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当地的环境。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游戏场所,一个茶室,运动,图书馆和小的商业。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有着不同功能的装置植入并且融入到大栅栏的生活。一个新的生活,它会给胡同以启示而且会给当地社区和新来的人们提供一个更激烈的体验。


影.院

BaO建筑设计工作室

“影. 院”是BaO建筑设计工作室在炭儿胡同28号展开的一个临时项目,隶属于大栅栏领航员长期项目。这个功能实验试图探索,当我们赋予一个意想不到的空间出乎意料的用途时,它是否可以拓展我们对胡同建筑的新的认知。小院被临时改造成半户外圆形剧场,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激活现场,创造一个集体行动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被认为是一类基础设施,或是一种带有工具属性的空间,触发当地和更广泛的社区的参与,成为一个特别的、不完全具有确定性的活动场所。


高密容器,建筑、艺术与空间研究

茶儿胡同13号|WAI Architecture Think Tank / Cruz Garcia & Nathalie Frankowski

“高密容器,建筑、艺术与空间研究”将是一个用于生产、发展、展示的独立空间,定位、探讨、剖析建筑、艺术、建成环境及相关领域。项目将包含展览、艺术家驻留、出版、活动,并提供一个支持学科交叉对话和实验性建筑、艺术、设计项目的开放平台。

高密容器将提供广泛的展览、活动、出版与装置;聚焦于其建筑与城市状态的独特性,并同时回应国际范围内艺术、建筑、建成环境相关的探讨与理论。


手工艺者之家

杨梅竹斜街90号 | 都市实践

大栅栏地区有深厚的手工艺传统。南城手工艺人们在这里的长期居住和工作,创造了这个街区的固有文化。今天,要复兴这个区域,离不开将手工艺人们重新锚固这里。杨梅竹斜街90号是一个院内有院的特殊杂院。项目选取的这一排倒座房,仿佛像是一条内部的胡同,这种线形的空间,特别适合打造手工艺小作坊社区。如何通过设计,使这排通常的倒座房有独到的视觉特色和使用特色,是项目设计的出发点。解决方案是设计一个可以360°旋转的标准门脸单元,通过旋转形成两种空间状态,既可以在胡同方向上让出一个小的展示空间,又可以还原为原有的空间。这样,每个手工艺者都可以通过选择窗口的不同模式来与胡同对话,并通过装饰这个窗口展示其个性。同时这种有特色的空间也更容易孵化出手工艺者之家。


“院(yuàn)景”——大栅栏聚落调查展

ADA大栅栏观察站 炭儿胡同15号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ADA)研究中心

ADA大栅栏观察站是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ADA)研究中心与大栅栏跨界中心共同协作对大栅栏地区聚落空间、建筑空间以及居民生活进行调查研究设置的观察站点。大栅栏作为北京旧城区的一个标志性地区,其整体呈现出的聚落形态以及居民在其中的生活及行为具有极强的代表性。ADA关注居民的生活行为与现有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对于生活空间的理解以及随着生活的变化所带来的空间的需求以及未来的愿景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院(yuàn)景”——

大栅栏聚落调查展所呈现的是我们观察站对于大栅栏地区部分院(yuàn)景和居民所进行的展示,内容将包含进行中的部分测绘和调研的图纸,同时试图通过照片、影像的方式对该地区鲜明的生活进行呈现。


微胡同

杨梅竹斜街53号 | 标准营造

2013年,作为首批领航员试点之一,“微胡同”是张轲领导的标准营造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进行的一次建造实验,目的是探索在传统胡同的局限空间中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宅的可能性。

在项目的设计中,标准营造团队尝试了数十次的模型,最终在一个30平米的小型空间中,设计构建了五个房间和一个庭院,设计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庭院,来创造与社区的直接联系。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也联结着形式多样的方形体量及面向城市的门廊。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私密生活空间与具城市性的街道间的过渡空间,同时也成为可供微胡同居民及社区邻居共同使用的“邻里的家”。


皮影再生

前门西河沿147号|都市实践

在中国当下,传统艺术不断地被消费主义的快餐文化所取代,民间智慧的价值在不断地被边缘化。URBANUS希望能在大删栏片区中,找回这种正在消失的工艺和智慧,将之融入当代社会中,既复活传统手工艺,又激活城市。URBANUS都市实践事务所为设计周设计了“小蚂蚁袖珍人特色皮影”工作坊,利用这个全社会参与设计的盛会把“小蚂蚁”的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推介给社会,也借助这个平台宣讲我们关于城市复兴的理念。


萤火虫灯

亚历山大·阿内布林克(Alexander Åhnebrink)

古代,中国人捕萤制灯,萤火虫在半透明的灯罩里散出亮光。自那以来,灯就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时至今日,灯的重要性毫未减弱。每当太阳落山,大栅栏热闹繁忙的一天落幕,黑暗的纱幕便笼罩这片胡同。由于缺少公共照明,人们又不愿使用高耗能的老旧电灯,这片地区一到夜晚便几乎陷入漆黑。

萤火虫灯是瑞典设计师亚历山大·阿内布林克(Alexander Åhnebrink)、大栅栏跨界中心和天派鞋业的优秀手工艺人张国庆倾力合作的产物,集现代科技和传统手工于一体。这盏灯由手工吹制玻璃和节能LED灯泡组成,玻璃外面有手工缝制的皮制护套,便于携带或悬挂。它可用USB充电,也可利用北京日照充足的优势使用太阳能充电。萤火虫灯既可用作手电筒,也可用作室内外多功能台灯,解决了大多居民的照明需求。


WIREWORKS

杨梅竹斜街97号|ATLAS /舆图工作室

“WIREWORKS” 是2014年ATLAS工作室参与大栅栏领航员计划手工艺人和青年设计师合作项目“灯作”的延续。一年来,在继续和铁艺手工艺人周师傅合作过程中,他们重新思考了传统工艺的生产和设计,探索出精细的金属编织技艺新用途。当地手工艺人周师傅,是一位制作手工铁丝编织宫灯的专家。透过与周师傅的合作,共同这一传统技术新诠释的可能性,以创建一个在大栅栏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灯光装置。

在尊重技术细微差别和美学的前提下,ATLAS工作室与周师傅合作、实验并帮助改进和开发新的设计语言,同时呈现新的当代审美。此外,新的设计物件反映了现代功能性需求,进而帮助扩大了这项工艺的市场。这些灯具和器具试图为大栅栏社区创造出地方独特性。

“灯作”是一系列俱有雕塑潜能的编织和灯光投影实验。 这个项目旨在打造和现有大栅栏居民之间的新连接,特别是生活在胡同里手工艺人,新迁入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店主。“灯作”通过光为媒介和物质性手工生产同时吸取当地手工艺人和新迁入设计师。


手工传承—木工制作

延寿街84号|北京度态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与本地居民段宝玺大爷一起,度态制造开展了一次面向参观者和游客的木工制作活动,旨在培养手工制作爱好者的兴趣,并为本地手工艺居民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慢走大栅栏 | 速写老手艺

延寿街82号|幸绘工作室

幸绘工作室秉承着着“慢走大栅栏,速写老手艺”的理念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着大栅栏地区的老工艺。他们用画笔还原了手工艺的生活场景,记录了衣、食、住、行相关的老手艺的工艺步骤、所需工具与匠人生活,希望给旅行者、手艺爱好者和设计师提供指引。


小青年儿与老北京—木板年画互动工坊

延寿街47号|小青年儿的老古董

小青年儿的老古董团队的目的是某种程度上的文艺复兴——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并把他们带入到现代生活之中。设计师的存在意义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这一点让他们产生了有关研究传统文化并把传统文化代入现代生活的思考。团队这次的合作对象是来自大栅栏的老北京年画手艺人张阔师傅。他们将用现代设计手段解决了一些问题,例如怎样让老北京木板年画在大栅栏焕发新的生命力、如何让现代人了解和喜爱老北京木板年画以及如何改善老手艺人生活现状等。


“微杂院”项目入围“阿卡汗建筑奖”

阿卡汗建筑奖(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之一,于1977年创立,设有奖金100万美元,每3年评选一次,至今已举办十三届。近年来,阿卡汗建筑奖关注于转变与提升建成环境质量的所有建筑作品。本届阿卡汗建筑奖共有来自69个国家的348个项目参加评选,2014-2015年“大栅栏领航员”之建筑设计改造试点“微杂院”成为19个入围项目之一,也是本届入围的唯一中国项目。

原文链接:19 projects shortlisted for 2016 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


媒体报道:Domus国际中文版110期

2015领航员项目“微杂院”:

作为受邀参加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展“前线报道”的中国建筑师,张轲带去了他在北京旧城改造前线实践的三个项目,取名“胡同微更新”。该展览位于兵工厂展区,张轲在将近17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中并置了三个独立体量:一张7米长的实心混凝土展台,以及按照原比例复制的北京“微杂院”项目儿童阅览室和树下展厅。在展出的项目背景资料中,北京旧城区的城市卫星图根据实际建设状况被描绘成了一幅战地地图——在张轲眼里,城市更新改造的战役已经打响。(图文转自Domus国际中文版官方微博


内盒院荣获WAF“New & Old”建筑奖

2015年11月,有建筑界奥斯卡之誉的世界建筑节WAF于新加坡举行,颁奖典礼上,2015年度各大奖项一一揭晓,“内盒院”荣获“New & Old”(翻新整旧)类建筑奖。WAF的评选不同于其他普通建筑奖项,是先由评委在每年6月份评选入围名单,各类别入围的建筑师在11月4日至6日到新加坡进行PK,每人10分钟向评委汇报讲解项目,10分钟回答问题。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评审时说:“‘内盒院’具有鲜明的新旧对比,其设计方法拥有潜力,值得继续发展下去。”“内盒院”的开放性也受到了英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建筑师Peter Cook的肯定。

原文链接:full list of 2015 category winners


谦虚旅社获建筑新传媒大奖“年度最具商业价值建筑”+“年度室内设计”奖
原文链接:获奖项目名单


谦虚旅社荣获2016 Architizer A+Awards两个奖项

2015领航员项目谦虚旅社获得美国Architizer A+ 社区公众奖和小型居住评委奖

原文链接:Winners list




媒体报道汇总:“安住 - 平民花园”参加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