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栅栏 > 历史及现状 >
历史概况
大栅栏历史概况
大栅栏及东琉璃厂文保区位于天安门西南侧,是离天安门最近的、保留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大栅栏文保区属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北至前门西大街,东至珠宝市街、粮食店街,南至珠市口大街,西至南新华街;总占地面积约126公顷,涉及居民约2.5万户。大栅栏是京城文化的缩影、精华和起源,明清北京城最重要的市井商业中心,保留了历史延续最长的城市肌理及街区风貌,从金、元、明、清、民国到当代;大栅栏见证了京剧的形成与发展,这里曾戏院林立,大师众多,会馆云集,达官贵人、市井百姓和文化仕人均聚集于此;大栅栏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拥有珠宝市炉房、钱市胡同和施家胡同银号一条街、西河沿银行、镖局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2011年大栅栏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华老字号集聚区”的称号,北京流传着“买鞋内联升,买帽马聚源,买布瑞蚨祥,买表亨得利,买茶张一元,买咸菜要去六必居,买点心还得正明斋,立体电影只有大观楼,针头线脑最好长和厚”的口号。大栅栏也是京城文脉之所在,由于与琉璃厂相邻,衍生了书肆、报业、出版业的集聚。
建筑历史

元朝时期的大栅栏,其形成并非授命于皇权圣旨,居民和商家自发形成了大栅栏街道本身的肌理。

人货车马在老城区(位于西南)和新城区(围绕紫禁城)之间的移动,年深日久,在大栅栏中心形成了4个主要的斜向街道(或称斜街),这在“横平竖直”的北京内城可谓是相当独特的存在。

 
 
除了内城墙的拆除和护城河的挖掘形成,直到2005年大栅栏在城市传统肌理中变化并不大。在约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宅区被主要街道和大型商圈所包围,其间穿插许多旅游餐饮零售业、社区便民服务等,组成了老城的主要部分。
 建筑年代




作为新城和老城的交汇,首都与其他地区的交汇,大栅栏逐渐成为北京这大都会的心脏。历朝历代,它的持续增量发展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沉淀。